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3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一群大学生跑去修文物 还破解了这难题

[复制链接]

701

主题

701

帖子

281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1 19:54: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生物技术对丝绸文物进行加固,一起增加可以抵挡霉菌污染和光损伤的蛋白质多肽,使文物状况得到改进,得以更持久的保存。凭借这项研讨,武汉大学一团队在美国波士顿刚结束的2019年世界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2019)中拿下金奖。11月20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到获奖的武汉大学iGEM团队,团队中20名学生均为“95后”“00后”。
1999年出生的沈艺如,是武汉大学iGEM团队队长,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的她,短头发,运动鞋,充满青春活力。
沈艺如告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她从小对文物感兴趣,曾经观赏过湖南、四川等地的博物馆,尤其是对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素纱襌衣”印象深刻。她说,“素纱襌衣”的主要原料是蚕丝,薄如蝉翼。而文物的传统修正办法便是补缀,但轻浮或双面图案,是无法实现的。
“我就想,能不能用我所学的生物技术加以保护?”沈艺如的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团队成员的共识。
“将活体生物加载文物上,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她说,刚开始研讨时,她和团队成员心里也没底。直到他们了解到,荆州文保中心已经做过一些测验,把木醋杆菌洒在丝绸文物上进行加固,这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花一两个月做的东西被删除
沈艺如介绍,成员依照干湿分队,湿队(Wet lab)担任实验,干队(Dry lab)担任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美工及网页规划和社会实践。在校园老师们的指导下,队员们共同完成丝绸加固实验、细菌纤维素出产实验、转接头实验和功用肽(抗菌肽&抗氧化肽)实验。
“这4个部分的实验,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正是由于每一步都不容易,所以每一步都十分难忘。”副队长、弘毅书院大三学生宋良月说,最让她难忘的是在实验初期。
由于经验不足、主线不明朗,花大精力做的周期性出产开释抗菌肽的振荡器,后来发现根本不需要,直接用抗菌肽加固就可以,“从想法到数模做出来,花了一两个月。”宋良月坦白,做了很久的东西后来被删了,当时还是很沮丧。
接下来,团队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把木醋杆菌和细菌纤维素组成相关的基因转到了大肠杆菌这一常用工程菌中,使其具有产生细菌纤维素的功用。他们还在规划上加了光启动子,用他们规划的仪器对丝绸文物特定薄弱处进行照射,就能“启动”细菌开始修正、加固。一起,经过增加蛋白质多肽,可以使文物抵挡霉菌污染和光损伤。
多次到博物馆去取经
本次参赛团队,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弘毅书院、数学与计算学院、计算机学院的20余位本科生组成,主要为95后,还有4名00后。

团队成员何炅怡,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何炅怡告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团队由来自不同学院,跨学科的协作中,有许多思维的碰撞,让每位队员都有了愈加开阔的常识结构。
何炅怡介绍,整个项目研讨过程中,团队成员多次到博物馆考察,先后去了荆州文保中心、荆州博物馆、杭州的国家丝绸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暑假期间队员们还利用回家和旅游的时机分赴多个博物馆学习。
何炅怡说到,在实验初期,还闹过一次笑话。有一次,为了验证自己的技术,团队买了许多丝绸,可由于为了节省经费,采购组买的都是些边角料,结果为了验证是不是真丝绸,花了很多精力做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休闲桑拿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